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冲刺号角已经吹响!11月9日,这场由粤港澳首次联合承办的体育盛会即将拉开序幕。此刻,新疆体育代表团的174名竞体健儿与78名群体选手,正以汗水为墨,以毅力为笔,在训练场上进行着最后的冲刺,决心在全国最高竞技舞台上一展风采,将“团结拼搏”的精神铭刻于湾区赛场。

11月4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沙滩排球男子C组第30场比赛,新疆一队阿卜杜哈力克江·穆太力普/萨拉木·艾哈买提组合赛后合影。资料图
以赛代练实战中淬炼队伍
在本届全运会新疆体育代表团中,新疆女篮队是妥妥的“青春战队”——这支平均年龄不到23岁的队伍,12人名单里9人是00后,5人是05后。别看年轻,“顽强拼搏”却是她们最鲜明的标签。女篮队员们在本届运动会女篮成人组资格赛与附加赛中,力拼四川、上海、江苏等劲旅,最终以附加赛4胜1负、排名第二的成绩拿到决赛“直通票”。
资格赛结束后,女篮姑娘们并未停下脚步,随即投入2025年全国女篮锦标赛第二阶段赛事,以四轮全胜的战绩持续保持竞技状态。“正是通过一场场实战,年轻队员才能快速积累经验、弥补短板,在对抗中锤炼心理素质与团队协作能力,为全运会决赛阶段做好准备。”新疆天山女篮俱乐部负责人买吾兰・吐尔逊说。
女篮队员热苏拉入队仅两年,负责盯防对方重量级内线,还多次通过与队友协防完成抢断。“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赛场上大家彼此信任、互相补位,赛场下互相帮助、相亲相爱。”热苏拉说。队长李玉琼对这位小妹妹特别认可:“热苏拉给球队带来的帮助,远不止数据体现得那般简单。”11月7日,新疆女篮将在广东佛山的赛场迎来本届全运会决赛首秀。
“目前,我们的运动员进入最后的体能储备和体重控制期。”自治区重竞技运动训练中心党委书记阿地力·巴拉提说。近期的备战训练聚焦专项爆发力、速度耐力与绝对力量,还邀请了国外优秀队伍陪练,通过高强度对抗突破体能极限,同时反复回看比赛录像,针对性研究对手优缺点。10月中旬,运动员们开启21天亚高原训练,这是决赛前的关键冲刺,既要强化有氧与无氧能力,更要把体重、竞技状态、比赛意识调整到最佳。
本届全运会,新疆自由式摔跤拿到8个决赛资格,古典式摔跤拿到9个决赛资格。“我们要把团结拼搏的精神融入备战的每一环,在全运会的赛场上,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赛出新疆各族人民的精气神。”阿地力说。
外训引援提前适应赛场环境
针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气候特点与赛事要求,新疆多支队伍早早开启“外训模式”,同时通过引进外籍教练、专业团队,为备战注入新动能。
今年4月,国际奥委会宣布复合弓被列为2028洛杉矶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随后,国家体育总局迅速跟进,5月份确定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射箭项目中增设复合弓混合团体小项。新疆射箭队积极跟进,男女各1名运动员拿到复合弓全运会决赛资格。“目前运动员正在莆田开展外训,提前适应广东地区的气候条件。”自治区三屯碑体育训练中心竞训科负责人伊磊说。
同样,马术队已提前抵达深圳赛场,从德国聘请的外教正在对运动员开展指导。此外,还特意邀请欧洲专业团队定制比赛场地音乐,让音乐节奏与马匹行进路线完美契合,提升赛事表现。
这些“走出去”的外训安排与“请进来”的专业力量,既解决了地域气候、场地适应的关键问题,也为传统优势项目注入新活力,助力运动员在全运会赛场发挥出最佳水平。
科技引领数据赋能精准训练
科技成为新疆队伍备战的“硬核助力”。新疆二宫体育训练中心购置先进视频采集设备,并聘请专业视频分析师,构建起“实时数据采集—精准分析—针对性调整”的训练闭环,助力新疆女篮备战本届全运会。
设备可实时捕捉球员的每一个动作,生成移动轨迹、跑动速度、覆盖距离等详细数据指标。“数据让训练更精准,以往凭经验判断的问题,现在有了客观数据支撑,调整方案更有针对性。”买吾兰说,科技赋能让队伍在有限的备战时间里,实现训练效率与竞技水平的双重提升。
4年来,新疆体育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提升实力,聘请12名外籍教练执教,借助援疆政策与发达省份联合培养队伍,并通过“选星计划”将年度集训运动员从300余人扩至500余人,为此次参赛储备了充足人才。
捷报已然先传,拼搏终见回响。在前期结束的多个项目角逐中,新疆健儿锐不可当,已在中国式摔跤、现代五项等赛场,收获了一金、二银、三铜及多项优异名次的累累硕果。这份初战的捷报,为整个代表团注入了更强的信心与斗志,他们正整装待发,期待着在接下来的比赛中续写辉煌。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
记者:王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