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开扑面香,丝路同行梦想在绽放……”8月17日,在新疆巴楚县阿纳库勒乡果勒买里村,华东师范大学“同心·同语·同行”志愿服务队创作的乡村振兴原创主题曲《丝路同行》首发,拉开了2025年新疆儿童国家通用语言趣味夏令营结营仪式暨文艺汇演的序幕。


活动现场(巴楚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由华东师范大学“同心·同语·同行”志愿服务队开展的2025年国家通用语言趣味夏令营结营仪式上,队员代表分享了支教点滴,营员代表用流利的普通话讲述成长收获,优秀营员受到表彰。阿纳库勒乡相关负责人在总结讲话中肯定了夏令营对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助力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
华东师范大学2025年新疆儿童国家通用语言趣味夏令营营员乃菲赛·卡哈尔说:“以前我怕说错话,上课从不举手。但沙沙老师说‘说错也是勇敢的’,现在我了解了一些生物知识,还在‘介绍我的家乡’演讲里,告诉大家‘巴楚的红枣比蜜甜’。”

活动现场(巴楚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随后的文艺汇演精彩纷呈。唱跳兴趣班的《偶像万万岁》活力四射,体育兴趣班的《武魂龙跃》刚劲有力,多元化口才表演《我的情绪小怪兽》可爱满满。服务队全体成员演唱的原创主题曲《同心愿》,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最后以快闪《爱我中华》收尾,歌声里满是各族儿女同心同行的深情。
华东师范大学2025年新疆儿童国家通用语言趣味夏令营指导老师王垚说:“希望他们能够打开眼界,激励他们走出新疆,努力求学。那么我也希望他们将来能够学习更大的本领,反哺自己的家乡,建设更好的祖国,我也相信他们一定会成功。”
此次夏令营,14名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各族师生,跨越5000多公里,在喀什地区巴楚县和克拉玛依市开展活动,陪伴250余名乡村各族儿童。通过“基础应用拓展特色”四层课程体系,孩子们在诗词赏析、AI创意设计、情景剧表演等多样化活动中提升国家通用语言能力。
上海援疆巴楚分指综合保障组组员、阿纳库勒乡党委委员、副乡长翟云杰说:“华东师大‘同心·同语·同行’项目是沪巴协作的又一生动实践。志愿服务队用‘趣味教学’的方式打破了语言壁垒,不仅让孩子们会说普通话,更让他们敢说、爱说,这种模式不仅丰富了我们巴楚学生课外活动的形式,更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让大家在共同参与中拉近距离,增进感情。”

活动现场(巴楚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据悉,华东师范大学“同心·同语·同行”志愿服务队9年来已服务近1000名边疆儿童。此次开办夏令营之余,“同心·同语·同行”志愿宣讲团不仅通过“推普入户”调研、“小小推普员”短视频等活动助力语言推广,更用真情搭建起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团结之桥,让爱与希望在巴楚县持续传递下去。
来源:巴楚县融媒体中心、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