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政府网 国家体育总局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无障碍 繁/简
搜索
  • 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 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 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要求落实到新疆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要求落实到新疆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

    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

    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

  • 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推动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建设美好新疆!

    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推动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建设美好新疆!

icon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新疆体坛

从“下饺子”到专业竞技看新疆游泳的破圈与深耕第四届全国游泳城市系列赛乌鲁木齐站收官

  • 2025-07-10 10:49
  • 来源:自治区体育局
  • 【字体:      
  • 分享:

718名泳将击水,离海最远城市办起国家级游泳大赛。7月5日至6日,第四届全国游泳城市系列赛(乌鲁木齐站)在乌鲁木齐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游泳馆收官。这场两天四场的高强度赛事,不仅刷新了新疆参赛规模纪录,还是一次关于城市体育活力的生动诠释。

7月5日,在乌鲁木齐奥体中心游泳馆,参赛选手正在进行男子100米自由泳比赛。记者 陈岩 摄

数据印证热度:从场地扩容到参与裂变

赛事组委会公布的一组数据颇具说服力:今年参赛人数较去年翻倍,青少年组单项赛事达106个,更吸引15名国际级、国家级裁判跨省执裁。而乌鲁木齐市体育局的最新统计显示,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已达2.77平方米,其中游泳场地总量增至40个,室内场馆占比80%,室外场地8个。以乌鲁木齐奥体中心游泳馆为例,其配备的安全环保加热系统、360度智能监控网格技术,通过水温恒定(不低于27.5℃)、密度预警、水质实时监测等数字化管理,将游泳环境的安全性与舒适性提升至专业水准。

“过去带孩子游泳要穿城半个市区,现在社区周边就有标准化场馆,让选择游泳的孩子和家长更方便,也是提升乌鲁木齐游泳人口的关键因素。”乌鲁木齐市游泳协会会长岳聪说。

硬件设施的升级直接转化为参与热情——参赛者的泳池里,有6岁孩童,也有66岁长者。10岁选手王子豪展示着学校游泳课上学的标准滚翻转身动作:“每周一次游泳课,让我爱上了这项运动。”

7月5日,在乌鲁木齐奥体中心游泳馆,参赛选手正在进行男子100米自由泳比赛。记者 陈岩 摄

从校园启蒙到赛事闭环:乌鲁木齐游泳教育正在升级

2024年秋季起,乌鲁木齐市第3小学、市第6小学、市第55小学成为普及游泳课的试点学校。与此同时,乌鲁木齐市第76小学和市第38小学也自愿加入其中。

从阿克苏赶来参赛的11岁选手周一诺感受到明显变化:“今年乌鲁木齐选手的水平更高了,回去要加训。”这种压力背后,是新疆游泳人才培养从“娱乐化嬉水”向“技能型培养”的转型。

中国游泳协会裁判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游泳城市系列赛总裁判长于晓光连续两年来到乌鲁木齐“吹哨子”。这两年的执裁经历,让于晓光惊叹于新疆娃的表现。

他用“蜕变”形容所见:“去年孩子们像欢快的小马驹,今年蝶、仰、蛙、自四个泳姿有模有样,更有喀什、阿克苏的选手跨越千里参赛,家长的支持度令人动容。”

这种转变的深层逻辑,是游泳被纳入“生命教育”体系的战略定位。库尔勒家长李娟的观念颇具代表性:“以前觉得游泳是消暑,现在明白这是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和文化课同等重要。”

在乌鲁木齐市红山游泳馆、乌鲁木齐奥体中心等培训场所,“学校基础教学+俱乐部提升+赛事检验”的闭环培养模式已形成。数据显示,每年参与游泳学习的青少年人数持续递增,曾经“下饺子”般的热闹场景,正演变为规范划水、专业转身的训练常态。

7月5日,在乌鲁木齐奥体中心游泳馆,参赛选手正在进行男子100米自由泳比赛。记者 陈岩 摄

水花背后的深层叙事:体育强国的新疆注脚

随着此次比赛202枚金牌各落其主,这场赛事的意义早已超越奖牌本身。当西北少年以专业姿态与全国选手同场竞技,当游泳从精英运动变为各族群众的生活日常,体育强国的愿景便有了最鲜活的注脚。那些飞溅的水花里,倒映着新疆以体育为媒的自我突破——从场地建设到教育赋能,从群众参与到竞技提升,这座离海最远的城市的地理劣势,正在转化为体育创新的实践优势。

正如赛事落幕时,小选手们擦的不仅是身上的水珠,更是对梦想的执着。当他们从乌鲁木齐的泳池出发,这片土地上关于游泳的故事,终将汇入全民健身与体育强国的浩瀚浪潮。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记者:陈彦仿

【TOP】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