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新疆喀什,阳光炽热。6月28日,第二届“喀什杯”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的绿茵场上,少年们奔跑拼抢的身影牵动着观众席上一双双专注的眼睛。9岁的艾合散·阿卜拉江紧盯着赛场,每一次精妙的传球、每一个漂亮的射门都让他屏住呼吸。当看到一粒精彩的进球应声入网,他情不自禁地攥紧了小拳头。“他们踢得太好了!”他转过头,语气坚定地对身边的小伙伴说,“回去我要好好练球,总有一天,我也要穿上印着家乡名字的球衣,站在这样的赛场上!”

6月28日,喀什市伯什克然木乡阿亚克斯代村青少年足球专业训练基地的“小球员”来到第二届“喀什杯”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现场,加油助威。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郭倩 摄
这一天,艾合散和他的50个小伙伴早早便来到了赛场,占据了观众席前排的位置。他们都是来自喀什市伯什克然木乡阿亚克斯代村青少年足球专业训练基地的小球员。整齐划一的着装和专注的神情,让这群乡村少年在观众席上格外醒目。
“村里的娃娃个个都爱踢球。”阿亚克斯代村党支部书记热合木提拉·麦合木提看着这群兴奋的孩子,脸上满是笑意,“这50个孩子是我们从众多热爱足球的娃娃中精心挑选出来的,目标是打造一支代表我们伯什克然木乡的青少年足球队,他们都是重点培养的苗子。”
这群怀揣足球梦想的孩子,年龄从9岁到15岁不等,而梦想的种子,在去年村里建成乡村足球场后,终于扎下了根。崭新的绿茵场,塑胶跑道环绕,成了孩子们放学后最向往的“欢乐海洋”。村里聘请了一位体育专业毕业的返乡大学生担任专职教练,不仅组织孩子们进行系统训练,教授传接球、盘带、射门等基础技能,更开始培养他们的战术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孩子们对足球的喜爱,是发自内心的纯粹,那份炽热的专注劲儿,常常能感染在场的每一个大人。”热合木提拉回忆道,在拥有这片正规场地之前,孩子们就热衷于踢足球。“那时,孩子们随手在土路上、空地间捡来两块红砖,往地上一摆就是球门。不管是烈日当头晒得地面发烫,还是夕阳西下拉长了奔跑的影子,村里的房前屋后总能见到他们追逐足球的身影,笑声和呐喊声此起彼伏。”热合木提拉说。
“我特别喜欢踢足球,”艾合散的声音清脆而充满力量,“只要让我踢球,我就开心!”他说,以前觉得踢球就是和小伙伴玩,随着训练的不断深入和持续观看高水平比赛,他渐渐“懂事”了。“踢球让我身体棒、跑得快,我现在更希望能通过足球,走出村子,去看看外面更大的世界。”他顿了顿,眼神充满向往,“我希望将来能成为一名真正的职业球员!”
训练是严肃而快乐的。平时上学期间,孩子们保证每周两次、每次3小时的系统训练。暑假期间,训练基地还将组织更高强度的集训。令人欣喜的是,许多孩子的家长反馈,加入足球队后,孩子们不仅没有耽误学业,反而纪律性、专注力和学习积极性都有了显著提升。“我跟孩子们早商量好了,如果学习成绩掉队了,那就得暂停训练。为了能继续在绿茵场上奔跑,他们都铆足了劲学习,生怕自己被淘汰掉呢!”热合木提拉笑着说。
观众席上,孩子们的目光紧紧追随着场上滚动的足球。他们时而为一次漂亮的突破配合低声赞叹,时而为一记刁钻的射门直挂死角而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小巴掌拍得通红。他们也会为一次近在咫尺的射门滑门或一个关键失误而齐声惋惜,发出遗憾的轻叹。那份全情投入的专注,是他们对足球最真挚的热爱。
望着这群朝气蓬勃、眼中闪烁着梦想光芒的孩子,热合木提拉也被深深感染:“孩子们对足球的热爱,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村里会继续全力支持他们,创造更好的训练条件——聘请更多专业教练,配备更完善的训练器材和保障力量,一步步铺平他们通往梦想的道路。我们相信,只要孩子们肯努力,他们的足球梦,终有一天会在更大的赛场上闪闪发光!”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
记者:郭倩